null

教学管理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 教学管理

地理科学系基层教学组织培训工作方案(上半年)


地理科学系基层教学组织培训工作方案

一、引言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精神,结合鞍山师范学院《关于印发<鞍山师范学院基层教学组织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鞍师发〔2024〕46号)文件要求,地理科学系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特制定本基层教学组织培训工作方案。本方案旨在通过多样化、系统化的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特别是结合当前教育技术发展趋势,将“AI赋能课堂教学”作为重要培训主题,推动地理科学系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二、培训目标

1.提升教学能力:通过培训,使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能力。

2.促进专业发展: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推动地理科学系的学科发展。

3.强化技术应用:加强教师对AI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推动AI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4.构建学习型组织: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构建学习型基层教学组织。

三、培训主题与内容

1.AI赋能课堂教学—DeepSeek赋能课题教学(三月)

(1)AI技术基础与概览,介绍AI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核心技术,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分析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未来趋势,特别是其在地理科学教学中的潜在价值。

(2)DeepSeek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享成功应用DeepSeek技术的地理教学案例,包括智能地图、虚拟现实、大数据分析等。分析这些案例的优缺点,探讨如何借鉴和应用于地理科学系的教学中。

2.大数据与学情分析(四月)

学习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学情分析,包括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成果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掌握基于数据的学情分析报告制作,为教学策略调整提供依据。

3.AI辅助的教学评估与反馈(五月)

探讨AI在作业批改、考试阅卷、即时反馈等方面的应用,提高评估效率和准确性。分析AI评估的优势与局限,讨论如何结合人工评估实现更全面的学习评价。讨论AI教育应用中涉及的隐私保护、数据安全、伦理道德等问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确保AI技术在教育中的合规使用,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探讨如何将AI技术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提升地理课程的思想性、政治性和科学性。分析AI技术在课程思政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和效果评估方法。

4.其他建议主题(根据实际情况添加培训,六月)

(1)基层教学组织教研活动的创新与发展。探讨如何创新基层教学组织的教研活动形式和内容,提升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数字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分析数字化教学手段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和效果评估方法。

(3)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地理课程中的实施策略和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4)教师对ChatGPT等智能工具的运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介绍ChatGPT等智能工具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指导教师如何正确、有效地使用这些工具辅助教学。

(5)基于PDCA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分析PDCA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构成和应用方法,探讨如何完善和优化该体系以提升课程质量。

四、培训形式与安排

1.教学沙龙

定期举办小型教学沙龙活动,围绕特定主题进行自由交流和讨论。鼓励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促进思想碰撞和观点交流。

2.培训讲座

邀请校内外教育技术专家、AI领域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AI技术原理及教学应用。为教师提供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和专业素养。

3.专题研讨

针对某一具体AI教学工具或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形成研究报告或实践方案。通过分组研讨和合作,提升教师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组织观摩采用AI技术的示范课,随后进行集体评课。分析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提炼成功经验与改进建议。通过听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4.教学观摩

安排教师赴兄弟院校或教育机构参观学习,亲身体验AI赋能的先进教学模式。了解其他学校在AI教学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成功经验,为地理科学系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5.在线学习平台

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学习材料,供教师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同时,鼓励教师在平台上发表自己的教学心得和研究成果,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五、培训组织与实施

1.培训组织

成立地理科学系基层教学组织培训工作小组(以下简称“工作小组”),由书记王向亮担任组长,教学副主任董洋、专业负责人刘贺担任副组长,骨干教师作为成员。工作小组负责统筹和协调培训工作的各个方面,确保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

1.培训计划制定

工作小组根据鞍山师范学院每年发布的建议主题和地理科学系的实际情况,制定每学期的基层教学组织培训工作计划。明确培训目标、主题、形式、时间安排和人员分工等具体细节。同时,根据教师的需求和反馈,不断优化和调整培训计划。

2.培训实施

工作小组按照培训计划组织具体的培训活动。提前准备好培训场地、设备和材料等资源,确保培训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培训过程中,注重教师的参与度和互动性,鼓励教师积极发言和提问,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3.培训总结与反馈

每次培训活动结束后,工作小组要及时进行总结和反馈。分析培训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同时,收集教师的反馈意见和满意度调查结果,为后续的培训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4.培训成果展示与应用

鼓励教师将培训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定期组织教学成果展示和交流活动,分享教师在培训中取得的优秀成果和成功案例。同时,将优秀的培训成果进行推广和应用,为地理科学系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地理科学系

2025.03.13


相关附件